-
大数据时代,我们的信息安全如何保护
去年11月,钱江晚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杭州一法学博士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缘由是新升级的人脸识别技术。这位年卡用户质疑的理由是:一家动物游乐场也能采集人脸信息,万一信息泄露谁能负责?
2020-05-26 钱江晚报 133
-
周鸿祎:互联网公司首先应具备提供网络安全服务的能力
由人民网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移动互联网安全峰会“后疫情时代个人隐私保护云会议”20日于云端召开。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周鸿祎在会议发言中强调,“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呼吁所有采集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应首先具备提供网络安全服务的能力,这也是向用户提供网络安全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2020-05-22 人民网 85
-
院士沈昌祥:网络安全不是“自主可控”而是“安全可信”
《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开始正式施行。作为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护公民信息合法权益的基础性法律,它的施行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保障迎来新时代。守住网络安全防线,打好网络信息攻坚战,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体系。光明网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信息系统工程专家沈昌祥。
2020-05-21 光明网 114
-
人民直击:堵住“池子事件”背后的信息安全池子漏洞
近日,脱口秀演员王越池(艺名“池子”)发文吐槽中信银行泄露个人账户交易明细引发热议。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5月9日发布通报称,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中信银行启动立案调查程序,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2020-05-18 人民网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