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确定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级别?
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是企业落实《网络安全法》《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的法定要求,也是保障业务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但目前仍有很多企业存在“不知道该定几级”“定高了成本浪费、定低了不合规” 的问题。那么,这项要求具体包含哪些内容?企业又该如何科学、合规地完成定级呢?
一、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是什么?
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是通信网络运行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本单位已正式投入运行的通信网络开展的合规性工作其核心通过 “单元划分、等级评定、系统备案” 三大动作,明确网络安全防护等级并完成官方登记,本质是为通信网络建立 “安全身份标识”,为后续针对性防护打下基础。
具体而言,网络运行单位需依据《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在工信部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系统” 中,为自身所有正式运行的网络及系统办理定级备案或变更备案;这项工作包含网络单元划分、定级、备案、调整、审核 5 个环节。
在定级方面,根据《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通信网络单元需按 “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经济运行、社会秩序、公众利益的危害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至五级;其中二级每两年需提交一次备案相关材料,三级每一年需提交一次。
若未按要求落实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企业将面临年报不通过、被列入工信部灰名单、被责令整改,甚至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
二、企业如何自己初步判断 “该定几级”?看 3 个核心维度
网络单元类型该怎么选择?企业需以 YD/T 3799-2020《电信网和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定级备案实施指南》为依据,结合自身实际业务情况,按功能模块、服务类型或物理分布等维度,将通信网络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划分过程中,以企业持有的业务许可证上的业务种类为主要参考,同时结合网络拓扑结构与业务逻辑进一步细化。其中网络单元的安全等级判定核心是影响力、规模和服务范围、所提供服务的重要性三个相互独立的定级要素确定。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网络/系统单元的安全等级值:
k =Round1{Log2[a×2¹+β×2"+γ×2"]}
其中,k代表安全等级值,I代表社会影响力赋值、R代表规模和服务范围赋值、V代表所提供服务的重要性赋值,Round1{}表示四舍五入处理,保留1位小数,Log2[]表示取以2为底的对数,其中α、β、γ分别为三个要素的权重,各取1/3。
赋值出来的结果就对应相应的安全等级映射关系。
后续提供相对应的文件如符合性证明文件、风险评估报告、定级报告等证明材料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系统(https://www.mii-aqfh.cn)登记即可。
三、企业常见误区
很多中小企业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自身的系统规模较小、影响力有限,觉得可以不参考定级标准进行定级备案?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误以为“级别越高就越安全、越合规”,在定级时甚至将非核心单元也定为三级,结果导致安全建设成本大幅上升,造成资源浪费与防护重心的偏离。
综上,相关企业应依据《定级备案实施指南》的要求,进行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并且,通信网络单元的定级必须严格遵循指南规定,既不应不予定级,也不应过度定级。如定级结果低于指南所建议的级别,则需提供充分、完整的证明材料及相关说明文档。
四、结语
网络安全无小事,定级备案需重视。在这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就像是一道隐形的防线,保护着我们的信息资产。别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赶紧行动起来,给你的通信网络穿上“防弹衣”吧!
如果在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过程中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备案材料准备、备案流程细节等,都可以找<万方科技>,关注官网:https://www.wfnetworks.cn 了解更多。